给

上世纪 70 年代欧陆 Disco 风和 House 重拍、Funky 吉他无缝对接的流光溢彩,千禧年 Diva 余音绕梁的空灵气息,把你先推入《准明星》“柳暗花明”的影绰快感之中,《给》又继续唤醒如 Sigur Ros 那一批冰岛独立音乐人在 00 年代领军的 Art Pop、后摇,制造出另类乐迷熟悉的仪式感和滂沱。 《以上皆非》更是非常巧合,和先一步发布,被热议的《爱,死亡和机器人》新集《吉巴罗》中的古典、庞大、诡异重叠(还用到了和片中金色女妖相同的人声音效)。如此,和眼下由 R&B、Hip-Hop“主唱”的卧室流行不同,徐佳莹和合作音乐人在这张丰满的新作品中放手怀念,用新颖的编曲,让另类音乐,复古电子和经典 R&B 的乐迷们,收获了一次“旧梦”的美好重温。 对徐佳莹厚爱的歌迷,一定能发现她在这张新作品中勇敢的变化。虽然流行歌手们经常会“玩花样”来驱赶审美定式产生的乏味感,但这张专辑的制作力度和回溯根源音乐的态度,应该和国际、本土音乐环境中的复古风潮不无关系。这些动力,都让与徐佳莹同一批的唱作人,更多地从全球趋势中产生音乐思考,找到让自己具备辨识度的音乐人格,发展出新的歌路。 与其我做现在年轻人做的事(或流行风格),不如回去挖我从小的养分——徐佳莹对专辑《给》的创作定位非常清晰,她和陈君豪、葛大为将共同经历的 80、90 和 00 年代用现代的方式再呈现。比如采样木村拓哉经典广告歌曲的《准明星》,就重温了几人学生时代的流行文化记忆。陈君豪提及学生时代对日系偶像着迷,90 年代娱乐没这么多,怎么能有一首歌是来描述这个(追星)文化。再比如当时大家对 Michael Jackson、木村拓哉、邓丽君这些明星的迷恋。对邓丽君的感情记忆,就投射在《二日醉》中,这首歌与台湾爵士鼓王黄瑞丰合作,正以邓丽君的经典名曲《酒醉的探戈》为引。而与阿爆(阿仍仍)& Brandy 合唱的《切歌》,又让复古主题多了一些情感高光,为我们的耳朵带来了来自上世纪 90 年代 R&B 和声的抒情洗礼。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