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LATER

THINK LATER

Tate McRae 早已習慣了當明星,她 13 歲時就寫下歷史紀錄,成為首位打進美國選秀節目《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決賽的加拿大參賽者。她一向胸懷大志又異常勤奮,並不把舞蹈當成自己的唯一追求,而只是眾多技能之一。這位出生於卡加立 (Calgary) 的藝人自 2017 年開始發行單曲,並於 2020 年推出首張 EP《all the things i never said》。兩年後,McRae 又帶來了首張專輯《i used to think i could fly》,宣示自己走上音樂之路的決心。 這張 2023 年推出的《THINK LATER》更顯她的堅定和決心。專輯名稱背後的故事來源於 McRae 的一次個人經歷:某天她為了追求一個男生而關掉手機,並覺得自己這麼做是在把握當下,即便家人朋友都不知道她的下落;隔天早上,她發現手機有 70 通未接來電。這個故事成了整張專輯的隱喻,McRae 一邊扮演好流行偶像和行為榜樣,一邊還在努力尋找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我正經歷許多重大抉擇,但我也才 20 歲。有時我的決定很棒,但有時我卻做了最糟的選擇。」McRae 告訴 Apple Music:「有時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所以很難判斷自己的直覺是對是錯。我想這就是成長吧。」 這種本我與自我之間的衝突與拉扯在〈greedy〉中頑皮地展現,這首 2023 年度熱門之作也是《THINK LATER》的首支單曲。McRae 伴著鋼鼓和重低音節奏聲唱道:「寶貝請相信我/我會讓你生不如死/好讓你了解我/你是如此自信/寶貝別太貪心/這不會有好結局」(Baby, please believe me/I'll put you through hell/Just to know me, yeah, yeah/So sure of yourself/Baby, don't get greedy/That shit won't end well)。她清楚地知道誘惑的存在,但卻無法控制自己。類似充滿了自知之明的流行曲在《THINK LATER》裡比比皆是,赤裸揭露 McRae 身為名人在成長過程中的起起伏伏。下面她便與我們分享了專輯歌曲的幕後故事,她如何面對錯誤決定的後果,以及回家的快樂。 〈cut my hair〉 「我非常堅持這張專輯要有一個和上一張專輯截然不同的開場。在《i used to think i could fly》中,我對自己到底是誰感到十分困惑。我17 歲就獨自搬到洛杉磯,努力結交朋友,試圖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人生目標。而今年我做過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我很努力自我探索,想釐清我的人生到底想要什麼,這就是這張專輯的出發點。整張專輯中你可以聽到我有點在嘲諷過去的自己和以前寫歌的習慣。我談到了邁入 20 歲的成長,以及過去一年發生的一切。這首歌一開始講的是某人的故事,但到了第二段主歌,你就會發現我在講的其實是我自己。這算是一首自省的歌,而不是關於一段感情。」 〈greedy〉 「〈greedy〉是我的重要轉捩點。每次我進錄音室,Tedder (製作人 Ryan Tedder) 都會放這首歌給我聽。我原本很害怕這首歌,因為我當時覺得:『我不知道我們寫出了什麼,這真的讓我很害怕,因為這太新、太不一樣了。』但他說:『恐懼是好事。如果你會對專輯感到緊張,那是好事。』因為我克服了恐懼,並愛上了我曾經害怕的東西,這決定了整張專輯的製作方向。這首歌對這張專輯來說很重要,是我們打造和完成這張專輯的關鍵。音樂上它展現了我想做的方向,有點黑暗但更流行。」 〈run for the hills〉 「〈run for the hills〉是我們為專輯最早寫的歌之一,但我重寫了好幾次,因為我很想把我當時的感情經歷描寫出來。我對那段感情很執著,也非常迷戀當時的戀愛對象。我開始愛上了這種毒性。我一般都很固執,覺得任何情況我都能讓自己脫身,但不知為何我還是陷入了這段過於依戀的循環裡。現在我已經解脫了,可以說:『喔,謝天謝地我又自由了。』不過當時的感覺真是又糟糕又讓人欲罷不能。」 〈hurt my feelings〉 「這首歌比較冒險,講的是你對某人求而不得,讓你覺得:『天哪,我在不停幻想著這個人,但這個人就是不屬於我。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它寫成歌。』有趣的是,這首歌經常被誤解,因為歌名跟我想表達的意思正好相反。我想說的是,我『希望』你傷害我的感情,我想要你參與我的人生,我非常想要你,但就是得不到你。」 〈grave〉 「我經歷了整整一年的拉扯,對這段感情又愛又恨,深陷這場風暴而無法自拔。我沒辦法走出這個困境。每個人都說我瘋了,因為我還以為那很美好。當我開始創作〈grave〉時,我才第一次發覺事情的真相,第一次拿掉了夢幻濾鏡來看這段感情。其中一句歌詞是:『我會將怨恨牢記在心,就像我曾抱住你不放』(I hold my grudges like I held you),這句歌詞正是我的內心寫照。我有個不太好的特質,就是我很記仇,如果有人對我不好,我會堅持跟他們劃清界線。你只能為自己深掘墳墓、把事情做絕,才不會走回頭路。」 〈stay done〉 「我不太擅長寫情歌。在錄音室時我很難寫出比較甜蜜的歌,而這首歌雖然寫的是一段糟糕的感情,但也是我寫過最甜蜜的歌之一。它講的是即使你對我大吼大叫,我還是可以愛著你。哪怕在最糟糕的狀況下,我也能發現美好的部分。第二段主歌唱道:『這是一條我無法離開的單行道』(It's a one-way street I can't get off),這就是我對這段感情的感受。用畫面來形容是最好的方式,那就像是在一條馬路上全速行駛,沒有轉彎的地方也無法後退。」 〈exes〉 「我的唱片公司對我說:『今天就是你完成專輯的最後一天了。』他們說:『做完這張專輯是你現在唯一的任務,我們得把它交出來。』我跟 Tedder 就想:『好,我們要設個計時器,我們只有 30 分鐘來試最後一首歌了。』我總覺得專輯還少點什麼,可能是我們還沒做出一首輕快的流行歌。我們進錄音室時已經有首 beat 等著,我跟 Ryan 一進門聽了立刻就迸出:『吻別我的前任們』(Kisses to my exes)。我們就唱了起來,那太好笑了。最 〈we’re not alike〉 「我永遠都會支持我的女性友人。我一向尊重好姊妹之間的默契守則,也尊重朋友之間的界線,這是維持友情的關鍵。我曾經有過一段特別的經歷,我遇到了一個道德觀跟我完全不同的女生。不過我不喜歡在網路上談論事情,或把事情搞得很難看,但我喜歡把這些事情寫下來,以此療癒自己。」 〈calgary〉 「我小時候最想做的就是從卡加立搬到洛杉磯,現在我長大了一點,才意識到我有多愛我的家鄉。這張專輯的很多靈感都來自我的加拿大根源,特別是視覺美術和 MV。這些東西反映了我來自哪裡,以及我從小到大都看了什麼、聽了什麼、經歷了什麼。〈calgary〉其實是我夏天回家跟朋友們相聚時寫的。我一回到家,就覺得像是回到了 15 歲。雖然我長大了很多,也經歷了很多事,但是一回家就感覺像是回到了高一。這首歌講到了我哥哥、家人和我中學時的朋友,我以前從未在歌中提及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感情之前都被我埋在心裡。」 〈messier〉 「我洗澡時用 20 分鐘寫了這首歌。最終我在 YouTube 上找到一個奇妙的節奏,然後用吉他寫出了整首歌的旋律。我的製作人加了一些和弦,我知道我想寫一首叫做『messier』的歌。這首歌講的是兩個人在一起會更糟,雖然他們各自已經夠糟糕了。就像在說『你是唯一能惹火我的人,因為我太愛你,因為你是我唯一想要的人。』就像一團火遇上另一團火,會造成大爆炸並搞得一團亂。」 〈think later〉 「〈think later〉也是在我們交出專輯的一週前寫的。我們想做一首有超重低音的歌,配上我們所寫出最大膽的歌詞。我記得有人問我:『什麼是妳做過最「做了再說」的事?』我回答:『嗯,當我遇見我前男友時。』那是一個非常瘋狂的故事,我在那天晚上表現得像個瘋子,實在太鬧了。因為我是個很害羞的加拿大人,大多時候都非常乖巧,但就在那個晚上,我記得我關掉了手機,只想完全沉浸在那一刻,結果那成了我人生中最混亂的一晚,大家都在緊張我到底去了哪裡。我們在這首歌把那個混亂夜晚發生的故事娓娓道來。這首歌對專輯來說非常必要,因為它完美解釋了這場風暴是如何形成的。」 〈guilty conscience〉 「這首歌講的是我對某個人的執著,不管我身邊的人怎麼說,不管別人怎麼想,我都想陪在對方身邊。我是如此固執,以至於我想要永遠抓著那一切,不願放手。」 〈want that too〉 「這首歌寫的是音樂產業和我的一些經歷。當時我是個 18、19 歲的年輕人,天真地以為我可以信任我遇到的每個人。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意識到,善良會被當成軟弱,我需要多築幾道牆保護自己。身為音樂產業中的年輕女性,我必須更堅持底線,才不會被人踩在腳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年輕女性要做點什麼有多不容易。有句歌詞是:『我一找到好東西,我就知道你也會想要』(The second I find something good, I know that you're going to want that too),這是我的個人經驗,講的是被人利用、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蒙蔽的感受。」 〈plastic palm trees〉 「我一直很喜歡這句歌詞:『沉浸在夢中,直到腦中有聲音說:抱歉,你看著的只是塑膠棕櫚樹』(Caught in dream till something in my head said, I'm sorry, you were just looking at plastic palm trees)。這完全就是我對洛杉磯的感覺,因為它看起來很完美。洛杉磯有條街上有一排完美無瑕的棕櫚樹,看起來真的很假,我其實覺得它們可能是從別的地方進口來的,甚至不是真的。洛杉磯給人的印象很完美,但那裡也有很多大家避而不談的事情。從卡加立這樣的小城搬到洛杉磯,對我造成了不小的文化衝擊。我也在適應這個充滿不同個性和特色的地方。」

其他版本

影片特輯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