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episodes

生理学名词解释,每集包含10条名词解释。

生理‪学‬ 小瑜小鱼游呀游

    • Education

生理学名词解释,每集包含10条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8

    生理学名词解释8

    71、补吸气量(inspiratoryreserve volume,IRV):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吸入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正常成年人为1500-2000 mL。
    72、补呼气量(expiratoryreserve volume,ERV):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正常成年人为900-1000 mL。
    73、深吸气量(inspiratoryvolume,IC):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量称为深吸气量,深吸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
    74、残气量(residualvolume,RV):残气量指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年人约为1000-1500 mL。
    75、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residual volume,FRC):功能残气量指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是指补吸气量和残气量之和,正常成年人约为2500 mL。
    76、肺活量(vitalcapacity,VC):肺活量是一次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正常男性平均约3500mL,女性平均约2500mL。
    77、肺通气量(ventilationvolume):肺通气量是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等于潮气量×呼吸频率。正常成年人在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12~18次,潮气量平均500mL,肺通气量约为6-9L。
    78、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79、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ratio,VA/Q):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VA)和每分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简写为VA/Q。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
    80、何尔登效应(Haldaneeffect):O2与Hb的结合促使了CO2的释放,而去氧的Hb则容易与CO2结合,这一效应称为何尔登效应。

    • 3 min
    生理学名词解释7

    生理学名词解释7

    61、内向整流(inwardrectification):Ik1通道对超极化时的K+内流比去极化时K+外流具有更大通透性,有如一个整流的二极管,Ik1通道对K+的通透性因膜去极化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内向整流。
    62、减压反射(depressorreflex,压力感受性反射,baroreceptor reflex):当动脉血压升高时,牵张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动脉血压下降,称为减压反射。
    63.轴突反射(axonreflex):当某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感觉冲动一方面沿着传入神经纤维向中枢传导,另一方面可在末梢分叉处沿其它分支到达受刺激部位的微动脉,使微动脉舒张,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这种仅通过轴突外周部位完成的反射,称为轴突反射。
    64、内呼吸(internalrespiration):血液或组织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内呼吸。
    65、外呼吸(externalrespiration):外呼吸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通气)和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换气)。
    66、表面活性物质(surfaceactive substance,surfactant):肺泡Ⅱ型细胞产生的脂蛋白以单分子层形式覆盖在肺泡液体表面,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系数稳定肺泡内压的化学物质,称为肺表面活性物质。
    67、肺的顺应性(complianceof lung):在外力作用下肺的可扩张性称顺应性,用单位跨肺压的变化所导致的肺容量变化来表示:C=⊿V/⊿P。
    68、弹性阻力(elasticresistance):弹性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有对抗变形和弹性回缩的倾向,这种阻力称为弹性阻力。在呼吸系,则源于肺、胸廓的弹性组织,是平静呼吸时的主要阻力。
    69、滞后现象(hysteresis):滞后现象指呼气和吸气时的肺顺应性曲线并不重叠的现象,产生原因是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
    70、潮气量(tidalvolume,TV):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平均为500mL。

    • 3 min
    生理学名词解释6

    生理学名词解释6

    51、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在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我国正常青年人安静时约为100mmHg。
    52、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与心脏射血能力呈反变,与静脉回心血量呈正变,判断心功能的指标之一。一般为4~12 cmH2O。
    53、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在心室肌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心室受到一次人工或窦房结以外的刺激,而产生的一次提前出现的兴奋和收缩,分别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
    54、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55、窦性节律(sinus rhythm):由窦房结自律性兴奋所形成的心脏节律,称为窦性节律。
    56、抢先占领(preoccupation):窦房结的自动兴奋频率高于其它潜在起搏点,故在潜在起搏点4期自动去极化尚未到达阈电位之前,它们已经受到从窦房结发出,并依次传来的兴奋刺激作用而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过程称为抢先占领。
    57.超速驱动压抑(overdrive suppression):当自律心肌细胞受到高于其固有频率的刺激时,按外加刺激的频率发生兴奋,称为超速驱动。在外来超速驱动刺激停止后,自律细胞不能立即表现其固有的自律性活动,需经一段静止期后才逐渐恢复其自律性,这种现象称为超速驱动压抑。
    58、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 delay):房室交界部位兴奋传导速度缓慢,使兴奋在该部延搁一段时间称为房室延搁。
    59、异长调节(heterometric regulation):异长调节指由心肌细胞初长度的改变引起心肌收缩强度改变的调节。
    60、正性变时作用(positive chronotropic action):心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膜上的β受体结合引起的心率增加,称为正性变时作用。

    • 3 min
    生理学名词解释5

    生理学名词解释5

    41、最大复极电位(maximal repolarization potential):心肌自律细胞动作电位复极3期末所达到的最大膜电位值,称最大复极电位。
    42、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心动周期是指心室或者心房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可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通常指心室的活动周期。
    43、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从心肌动作电位0期始到3期复极化至-60mv时期内,任何刺激不会使心肌产生动作电位称为有效不应期。
    44、心指数(cardiac index):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安静和空腹情况下的心指数称静息心指数。正常成人的静息心指数为3.0~3.5L/(min•m2)。
    45、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正常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平均约4.5~6.0L/min。
    46、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55%~65%。
    47、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健康青年人安静状态下收缩压约为100-120mmHg。
    48、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在心舒末期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健康青年人安静状态下舒张压约为60-80mmHg。
    49、脉压(pulse pressure):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健康青年人安静状态下脉压约为30-40mmHg。
    50、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 circulatiory filling pressure):平均充盈压指让心脏暂时停止跳动,血流暂停,循环系统各段血管压力取得平衡,此时循环系统各处压力相等,正常人约为7mmHg。

    • 3 min
    生理学名词解释4

    生理学名词解释4

    31、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只产生张力增加称为等长收缩。
    32、前负荷(preload):肌肉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前负荷。前负荷决定肌肉的初长度。
    33、后负荷(after load):在肌肉开始收缩时才能遇到的负荷和阻力,称为后负荷。
    34、强直收缩(tetanus):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可出现收缩过程中与前次尚未结束的收缩过程发生总和,称为强直收缩。
    35、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正常值:成年男性约40%-50%,成年女性约37%-48%,新生儿约55%。
    36、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将盛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尽管红细胞的比重大于血浆但正常时红细胞下沉缓慢,表明红细胞能相对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这一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
    37、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大,表示其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小,反之亦反。
    3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将盛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通常以红细胞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正常值在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
    39、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血凝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白质酶解过程。
    40、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 3 min
    生理学名词解释3

    生理学名词解释3

    21、局部电位(localpotentia,局部反应,local response):阈下刺激或化学门控通道开放,使局部细胞膜对Na+通透性轻度增加,出现一个较小的膜去极化,称为局部反应,由于此时膜电位距阈电位较近,使局部细胞兴奋性增高。
    22、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在乙酰胆碱作用下,终板膜Ach受体阳离子通道开放,终板膜发生去极化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23、跳跃式传导(saltatoryconduction):在有髓鞘神经纤维,局部电流仅在发生动作电位的郎飞结与静息电位的郎飞结之间产生,这种传导方式称为跳跃式传导,有髓鞘神经纤维及其跳跃式传导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24、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称为去极化。
    25、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称为超极化。
    26、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potential):将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其结构基础为肌管系统,关键部位为三联管结构。
    27、横桥周期(cross-bridgecycling):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摆动、解离、复位和再结合所完成的一次肌肉收缩的基本过程,称为一个横桥周期。
    28、量子释放(quantalrelease):每个突触小泡中储存的神经递质量通常是相当恒定的,释放时是通过出胞作用,以囊泡为单位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
    29、钙触发钙释放(calcium-inducedCa2+ release,CICR):由少量Ca2+的内流引起细胞内Ca2+库释放大量Ca2+的过程,称为钙触发钙释放。
    30、等张收缩(isotoniccontraction):收缩时只发生肌肉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称为等张收缩。

    • 3 min

Top Podcasts In Education

The Mel Robbins Podcast
Mel Robbins
The Jordan B. Peterson Podcast
Dr. Jordan B. Peterson
Coffee Break Spanish
Coffee Break Languages
Mick Unplugged
Mick Hunt
Do The Work
Do The Work
TED Talks Daily
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