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2 episodes

这里有最犀利的点评,最刁钻的视角,最多元的议题。
这里是羊城晚报深见频道,和你一起深处见闻。

深见|深度报道,真知灼‪见‬ 羊城晚报

    • News

这里有最犀利的点评,最刁钻的视角,最多元的议题。
这里是羊城晚报深见频道,和你一起深处见闻。

    “摆烂”落选十大流行语,该怎么看?丨时评

    “摆烂”落选十大流行语,该怎么看?丨时评

    文/伍里川
    2022《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公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新赛道”“大白”“天花板”“沉浸式”等入选,“摆烂”“退退退”等落选。
    这一结果,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赶考”等入选2021年十大流行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等入选2020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等入选2019年十大流行语,且位居前列,由此或可看出,近年来,十大流行语的选择,在词语正大端庄层面的要求,越来越突出。这是十大流行语之于时代性的体现。时代的词也是历史的词,我们今天的记录,必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回响。
    同时,如果说入选词值得关注的话,哪些词不入选,同样引人注目。“摆烂”“退退退”等便属于“大热而死”的词。
    《咬文嚼字》给出的解释是:“摆烂”在我们的词频调查中位居前列,最终落选是因为它的消极含义。“退退退”其字面容易产生消极的联想。也就说,将这类词挡在十大流行语的“门外”,不为流行度,而为词汇的“色彩度”。
    这种淘汰方式,可能容易引发争议。本来,“流行语”的内涵,以流行度为要,一个热度非凡的词,当然有资格放入眼帘。生活中,贬义词也是多如牛毛,不能说有了贬义就不受待见;实际上,“摆烂”这类词也可以用来批评一种现象,使消极词负面“正”用。何况,同样一类词,有时也不因“消极性”而落选,典型的例子要算当年“我太难了”的入选。
    问题在于,作为一家刊物所主导的活动,选择什么词、不选什么词,全凭一套设计好的规则行事。只要保持不变的标准遴选,自然可以保证活动的广泛性、公平性。而在广阔的现实生活层面,相关词汇并不会因为没有入选,便自降热度,成为寻常之词。换言之,不妨对某些词的“落选”抱以平常心。这是其一。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俘获网友的心,展现出强大的“传染性”,就在于这些词往往含有特别的内涵密码,像某些“神曲”那样使人容易“中招”。这些流行语,打破了一个个人际圈层,成为人们进行个性表达的利器或帮手。有时,还成为隐秘情绪的“出口”。这种特性的存在,使得众多流行语,无论语言上的呈现方式如何,都可以作为网友随时打出的一张语言名片,并因此烘托起一份共情。这些词,无论你选还是不选,它们都在那里。这也提醒“选词者”,尽力关切一众流行语的社会心理、群众基础,给予包容的扫描,仍很有必要。
    其二,近年来,十大流行语每年都会公布。总的说来,流行语的创新性或创造性有所减弱,是不少网友的直观感受。譬如,“建议专家不要建议”“麻了”等流行语便新意不足;类似“栓Q”“芭比Q”的杂糅式词语,则更显示出创造力的匮乏。
    一般而言,流行语常源自网友的即兴发挥,或者,一个原本平平无奇的词,经由特定情境下的“解构”而意趣突生——譬如“天花板”,很多时候,这类词的诞生可遇不可求。但本质上,任何新词,都是人类语言创造活动的结果。我们在“打造”“品玩”一个新词的时候,还是可以多注入一份创造力,使得一个流行语更有“曲径通幽”的意境。时隔多年,“神马都是浮云”,依然能让人会心一笑,个中原因是值得探寻的。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傅铭途 王隽杰
    校对 | 谢志忠

    • 3 min
    知网被罚8760万,根治“知识垄断”还需多管齐下丨时评

    知网被罚8760万,根治“知识垄断”还需多管齐下丨时评

    文/毕舸
    市场监管总局12月26日发布消息,2022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经查,知网在中国境内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服务市场具有支配地位。2014年以来,知网滥用该支配地位实施垄断行为:一是通过连续大幅提高服务价格、拆分数据库变相涨价等方式,实施了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其数据库服务的行为;二是通过签订独家合作协议等方式,限定学术期刊出版单位、高校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授权使用学术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等学术文献数据,并采取多种奖惩措施保障独家合作实施。根据《反垄断法》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九条规定,2022年12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知网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21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7.52亿元5%的罚款计8760万元。同时,要求知网围绕解除独家合作、减轻用户负担、加强内部合规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整改,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创新发展。
    备受瞩目的知网涉嫌市场垄断一案,终于有了结果,对近些年来因其而遭受种种权益侵害现象的高校、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大众也有了交代。知网最早源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号称是为全社会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但随着其逐步走向商业化运营,知网低价甚至无偿将大量知识成果收录其中,转而向使用成果一方收取高额费用,这使得正常的知识成果分享,变成了赤裸裸的垄断寻租行为。
    正如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发现,知网还通过所谓独家合作协议,限定高校、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向其他第三方机构共享知识成果,从而确保对相关知识成果的独占性。这进一步强化了知网在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服务市场的垄断地位,使得知网对于知识成果出让方、获取方都构成了不对等博弈关系,能够利用其强势话语权高价变现。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所具有的各种价值被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人也逐渐认可知识产权作为个体或机构智力成果,一旦使用就应付费。然而,这种付费方式主要是针对享有知识产权的原创者,而不是知网这样的网络服务中介。知网并没有获得相关知识产权的所有权,顶多是通过合作协议拿到了使用权,也因此,知网为了利润最大化,刻意压低支付给知识产权所有者的费用标准,却将面向公众的使用权价格不断提升,也是对知识产权价值的间接侵占。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畸形的经营模式,严重阻碍了知识产权分享机制的良性发展,导致其无法建立公平、开放的知识循环体系。毕竟,相比于一般性的知识产权,论文等学术内容,更强调面向社会、传播知识的公益性,需要此类知识内容的往往也是学生、教师等居多,让更多知识以相对低成本的方式流转、共享,才符合知识普及的宗旨所在。知网利用市场垄断地位,将平民知识变成高价牟利工具,必然被公序良俗和法律所不容。
    知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罚8760万,“知识垄断”者当引以为戒。中文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服务市场未来要获得更好发展,一方面需知网等已有机构谨遵市场总局要求加大自我整改力度,对独家合作协议中的霸王条款予以废止,切实降低不合理收费标准;另一方面政府也不妨加大对这一市场的引导,比如推动建设以公益性服务为主的相关网络服务平台加速建设,让知网未来有更多对等竞争对手,以开放倒逼知网“垄断墙”的倒下,还广大求知者一片净土。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傅铭途 王隽杰

    • 4 min
    “挂喜报祝贺门急诊人次破200万”:医院最不能缺的就是同理心丨时评

    “挂喜报祝贺门急诊人次破200万”:医院最不能缺的就是同理心丨时评

    文/陈广江
    近日,浙江台州中心医院悬挂喜报称“热烈祝贺我院门急诊服务人次突破200万”,相关内容引发网友质疑。12月26日,台州市中心医院工作人员回应称,相关“喜报”已撤下,“喜报本意是想突显医院接待能力的提升,但被曲解了意思。”该工作人员表示。
    “有什么别有病。”眼下,公众对这句俗语的感受可算是颇为深刻。就在多地陆续受到新冠疫情感染冲击之时,这家医院竟在院内大大小小的屏幕上赫然挂出庆祝急诊人次破200万的“喜报”,满满都是违和感,也刺痛了社会的神经。
    从小处说,医院此举欠考虑,没有顾及患者以及公众的切肤之痛。从大处讲,这则“喜报”关乎职业伦理和操守。言为心声,语为心境。大红的背景板上祥云浮动,偌大的“喜报”二字占据最醒目位置,再配上“我院门急诊服务人次突破200万”的宣传内容,医院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引发质疑并不奇怪。
    客观讲,“突显医院接待能力的提升”的说法有其合理性。作为重要的数据指标,门急诊人次的确可以反映医院的接诊能力和患者的认可度,在达到某个数量关口之后,院方想“显摆”一下,也可以理解。此外,该院工作人员还解释称,“喜报”的本意是想表达这个数字来之不易,借此鼓舞医护人员。据称,该院近三分之一的一线医护人员因感染而没法上岗。
    但院方越是强调其“本意”,越突显出没有同理心。作为救死扶伤的特殊行业,医院固然无法回避业绩和效益,但不能被业绩和效益蒙蔽了双眼,更不能有“生意思维”。门急诊人次破纪录的背后是患者被病痛无情折磨,院方的高调庆祝显然没有考虑患者的感受。作为缓解医患关系的一剂良药,同理心是医院最不能缺失的基本品质。
    事实上,类似事件并不罕见。2021年2月,深圳市某医院官方账号发布了庆祝胸外科手术破千台的文章;今年1月,广东东莞某医院年终总结会现场挂出了“虎虎生威迎新年,手术室里全是钱”的条幅;8月,四川某医院的营销方案中出现了“怎么让病人长期留下来”“怎么让病人给我们排队交钱”等语句……还有医院将“生意兴隆”“招财进宝”等横幅或对联公开贴了出来。
    虽然这些引发争议的事件多属于“措辞不当”,但依旧向某些医疗机构敲响警钟。古代中医会把“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等当成座右铭,并托书法家写出来挂在门旁。今天的医护从业者当自省自勉,在抗击疫情冲击波的这个节骨眼上,别给社会添堵。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傅铭途 王隽杰

    • 3 min
    暂停网课合乎情理,刷屏点赞略显浮夸丨时评

    暂停网课合乎情理,刷屏点赞略显浮夸丨时评

    文/周云
    日前,杭州市教育局通知初一、初二不组织期末考试;初三年级期末考试暂推迟到下学期。当日下午,杭州某中学发布暂停上网课公告:“孩子,读书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丰盈自己,是为了造福他人,是为了理想!”当天媒体报道此事,引来不少网友刷屏点赞。
    看完相关新闻,感觉这届网友还是太容易被感动了,几句稍带点文艺范的文案,就能把广大网友的情绪拉满。或许这就是网络世界的特点吧,对于网络信息,人们更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并由情绪决定了态度。
    事实上,杭州某中学暂停上网课的公告,属于常规操作。就算是没有疫情,中小学已经到了期末,是到了停课,准备期末考试的时节了。所以从时间点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跟以往不同的是,由于受疫情影响,取消了期末考试,因而也就顺便取消了复习网课,如果说有什么特殊之处,也就在这里吧。但也仅此而已。
    感动完之后,该干嘛还得干嘛,不上网课了,孩子们寒假干什么?“丰盈自己”,于我的理解,潜台词就是:你还是要好好学习,充实自己,迎接下一次考试,迎接中考,最终迎接高考。如果孩子们真的利用寒假干一些不以考试为目的“丰盈自己”的事情,结果可以想见:家长不答应,老师不答应,孩子们自己也不答应。
    因此,这事儿为何成了一则新闻,成了感动网络的新闻,我是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细想起来,无非就是两点原因吧。其一,“天下苦网课久矣”。由于疫情的缘故,在过去的三年中,在大中小学,网课成为常见的授课方式。而在过去的一两个月中,网课更成为主流的、甚至是唯一的授课方式。网课虽然能够勉强维持教学活动继续进行,但其缺点,显而易见,对于家校双方来说,是无奈的选择。特别是最近,大量的老师和学生感染,网课也在缺兵少将中苦苦支撑,也使得人们对于网课的意见,达到了顶峰,在这种局面之下,停掉网课,让师生休养生息,倒也不失为好的选择。
    其二,正如前面所说,就是文案的力量。这个停课公告,多多少少体现了一些理想主义的东西,而现实中,又恰恰是缺乏理想主义的,缺什么,就需要什么。所以理想主义的话语最能打动人,比如“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之类的。告诉孩子,读书不是为了考试,是为了丰盈自己,是为了造福他人,是为了理想,这我是赞成的。但是同样要告诉孩子,理想的实现,还需要面对现实,一步步地努力。比如考试,还是必须要面对的。否则,现实将一塌糊涂,而理想,则更加虚无缥缈。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傅铭途 王隽杰

    • 3 min
    2022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暨岭南经济论坛召开丨理论动态

    2022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暨岭南经济论坛召开丨理论动态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隽杰
    图/受访者供图
    12月24日,由广东经济学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承办的2022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暨岭南经济论坛顺利召开。来自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30余所院校及《学术研究》《南方经济》《广东社会科学》等知名杂志社的10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共同研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指引下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如何发挥大国规模优势,推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钟成材同志和广东经济学会会长、华南农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罗必良同志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在会议主题发言环节,吉林大学李晓教授、浙江大学李实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罗必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张天华副研究员分别作出精彩演讲。在下午召开的分组论文汇报研讨阶段,入选本次年会的55篇论文作者在11个平行论坛分享了自己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参会代表以文会友,相互深入研讨,开展思想交锋。
    在本次年会召开前夕,广东经济学会会长罗必良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彭璧玉教授在12月23日下午共同线上主持召开了广东高校经管类学院院长联谊会暨学会理事会。广东经济学会秘书长罗明忠教授对学会2022年的主要工作和2023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通报和介绍。
    本次会议是广东经济学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指引下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开展的学术研讨,也是广东经济学界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谢小婉
    校对 | 谢志忠

    • 2 min
    广东细化研考“一类一策”,确保“应考尽考”“平安研考”丨时评

    广东细化研考“一类一策”,确保“应考尽考”“平安研考”丨时评

    文/熊丙奇
    12月24日,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如期举行,广东有约27.4万考生奔赴考场。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教育部等三部门的专项部署,采取“一类一策”组考模式,分类设置考场考点。如中山大学考点,根据考生情况安排了3类考场,每个考场设考位30个,其中普通考场284个、特殊考场81个、备用隔离考场30个,合计395个考场。与普通考场相比,特殊考场在可容纳考生数上并无明显不同,但监考员将统一穿着“大白”防护服,并已接受相关培训。
    2023年研考,是我国疫情正处在快速上升期的一次大规模考试,这对疫情防控带来不少压力。为让每个考研生平安、顺利地完成考试,广东省教育考试部门、各考点把疫情防控做细做实,确保“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
    在研考开考前,广东省教育考试院12月22日发布关于重新下载打印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证的通告,通知考生及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阅并重新下载打印准考证,此前已按照考点通知要求重新打印了准考证的考生可登录研招网查阅核对,无误则无须再次打印。考试之前再变更考点与考场,这是研考的“头一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教育考试部门为“应考尽考”“平安研考”作出的努力。
    一方面,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广东省全力以赴帮助部分考生解决赴考的实际困难,提供异地借考服务,不让任何一位考生因疫情而“掉队”。实施“异地借考”,“考生不动,试卷动”,这让滞留在报考点所在地以外省份且返回报考点确有困难的考生,无须为赶考而奔波,也减轻考生的经济支出;另一方面,考虑到考研生中,有核酸阳性、核酸阴性的考生,为避免阴性考生在考试期间被感染,就需要分设核酸阳性考场、核酸阴性考场,而且,考试区域要相对分开。这就需要重新安排考点、考场。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考研的考场调整还“急学生所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据报道,如果考生自己在12月20日核酸检测结果是阳性,但在考试当天自测核酸转阴了,对此,省教育考试院明确表示,这类考生须提供20日以后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在进入考点时向工作人员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应指引赴考。这也就消除考生的已转阴性后却仍被安排在阳性考场考试的顾虑。
    切实做到“一类一策”的背后,是对考研生的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过去两年的高考和研考中,为确保“应考尽考”,是把医院的病房改为考场,让阳性考生在病房考场考试,而现在,则是在普通考场,对核酸阳性考生进行考试,而且涉及考生人数不少,这对安全保障、医疗急救提出更高要求。为了保障师生安全,广东省要求考生进入考场前必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提倡全程佩戴口罩,并在考场内配备了充足的防护用品,每个考点配备至少1名医务人员。
    另外,“一类一策”,还不只是根据考生的核酸检测结果分类,按身份情况,考研生可分为在校生考生,社会考生。中山大学考点针对外校考生的吃饭、午休等问题,校方除开放学校饭堂外,还将为特殊考场设置专门供餐点,确保所有考生可以准时准点用到餐、用好餐。另外,学校也将在考场周边设置休息区,供考生午间休息。这就是把“分类服务”做得更细。
    2023年研考,对所有考研生来说,会是难忘的,不管最终考试成绩如何,每个考研生都应为自己喝彩,尤其是那些阳性考生,能坚持考试,这一体验比结果更为重要。而在疫情背景下进

    • 4 min

Top Podcasts In News

The Daily
The New York Times
Serial
Serial Productions & The New York Times
Up First
NPR
The Tucker Carlson Podcast
Tucker Carlson Network
Pod Save America
Crooked Media
Pivot
New York Magazine

You Might Also Like

不止读书
魏小河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中国历史故事 |上下五千年|从上古到明清|全本免费
沉默的符号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333集无删减 带字幕
慧日普照
王阳明心学-提高认知提升思维
优质书单
酷狗新歌榜
酷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