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episodes

本人研究《诗经》多年,写有几十万字的笔记,本专辑是我给本科生授课的阶段性成果,里面包含了我的大量心得体会。它有以下特点:一,科学严谨,新意迭出。《诗经》在两千多年的传播中,很多作品的解释已经约定俗成了,而现代学者的破旧立新,又不同程度的脱离语境,沦于臆测。本专辑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对诗经的意义进行了更准确的还原。二,通俗易懂的学术语言。比较而言,本人所讲的内容相对专业,其中多有对古籍的征引,在讲解时都用口语进行了解释,尽量保证听众可以听懂。三,本专辑的解读,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远不是...

《诗经》讲解——国‪风‬ 缁帷居主

    • Education

本人研究《诗经》多年,写有几十万字的笔记,本专辑是我给本科生授课的阶段性成果,里面包含了我的大量心得体会。它有以下特点:一,科学严谨,新意迭出。《诗经》在两千多年的传播中,很多作品的解释已经约定俗成了,而现代学者的破旧立新,又不同程度的脱离语境,沦于臆测。本专辑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对诗经的意义进行了更准确的还原。二,通俗易懂的学术语言。比较而言,本人所讲的内容相对专业,其中多有对古籍的征引,在讲解时都用口语进行了解释,尽量保证听众可以听懂。三,本专辑的解读,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远不是...

    致听友们

    致听友们

    • 2 min
    狼能胖到这份上吗—《狼跋》讲解

    狼能胖到这份上吗—《狼跋》讲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60篇,国风的最后一篇,狼跋。我们先来通读全诗。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一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二章)这同样是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看每一章的头两句。这里的胡,不是只狼的胡子。而是狼颔下的悬肉。头两句是说。狼走路的时候,一会儿踩着下巴,一会儿拌到尾巴上。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第3句。公孙是国君的后代。公孙硕肤,说某个公孙,长得非常的胖。然而他的胖和狼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前面说狼下巴上的肉很多,走路的时候都会踩到,这显然是说狼很胖。可见胖是将狼与公孙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之一。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赤舄,是一种红色的鞋,与礼服相配,换句话说,穿这种鞋,都是在行礼的时候。这种鞋鞋底加了重木。它的特点就是特别的重。这又是公孙与狼之间的共同点,狼因为胖,走的很笨拙,公孙因为胖还穿着这么重的鞋,行动起来也很笨拙。德音不瑕,是个疑问句,意思是有没有品德呢?有没有名誉呢?当然是否定的,要不然怎么会把他与狼联系在一起。用狼来起兴呢。那说到狼,他贪婪凶狠。大概这个公孙也是如此。

    • 3 min
    这是微服私访被发现了吗—《九罭》讲解

    这是微服私访被发现了吗—《九罭》讲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59篇。九罭。罭,是鱼网。九罭指补小鱼的细网。我们先来通读全诗。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一章)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二章)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三章)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四章)我们先看第1章。说用细网捕的鱼,中有鳟、鲂。鳟、鲂。是什么样的鱼呢?是较大的鱼,名贵的鱼。用小网捕到了大鱼,当然是难得之事。下边紧接着说。我见到了一个穿着衮衣绣裳的人。衮衣是画着龙的上衣,绣裳是五彩的绣裙。所以,他遇到的是一个高级贵族。当然也是难得之事,所以前两句属于起兴。我们再看第2第3章。为什么要将这两张放在一起呢?因为他们是重章叠句。我们先看第1句。说大雁有时候会沿着沙洲飞,有时候会沿着陆地飞。其实这句话说的不够严谨,大雁要飞就在天上飞。为什么要说沿着沙洲沿着陆地呢?其实他想表达的无非是,大雁啊飞累了,有时候会落在沙滩上,有时候会落在陆地上。与前面说捕鱼相对应,我们就会知道,他无非是说大雁也很难得。下面他紧接着说。公归去之后,就再也没机会见到了。公归无所就是公若归去,我就无所复睹了。又说,公归去之后,就再也不回来了。啊,您还是在这儿多住两宿吧。于字,应该读作乌,慨叹词。女就是汝,指的是公。怪不得前边说他衮衣绣裳,原来他是一国之君。我们再看第4章。为了留住公,作者说,所以我要藏起你的礼服,让你没有办法归去,我可不想让我悲伤不已。无以,本身是没有的意思,这里指没有办法。从作品我们能够推测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国之君与平民百姓见面了,甚至得住在他们家。这个平民百姓因此而创作了这篇作品。这篇作品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3两章。为什么呢?因为这让我立刻就想起了。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这句诗。我感觉这应该是苏轼所本。

    • 5 min
    娶妻要有见微知著的本事—《伐柯》讲解

    娶妻要有见微知著的本事—《伐柯》讲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58篇,伐柯。柯是斧头柄。伐柯。就是砍伐来做斧头柄的木材。我们先来通读全诗。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一章)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二章)本诗就两张,我们立刻可以看出,这和娶妻有关。因为不是重章叠句,所以我们一张一张的分析。看第1张。说要砍伐做斧头柄的木材该怎么办呢?没有斧子当然办不了。就是说你得有工具。下边紧接着说,要娶媳妇怎么办呢?没有媒人当然办不了。上下对应的很紧密。显然,这里用了一个起兴的手法。再看第2张。说你要砍一个什么样的木材来做斧头柄呢?其实那个样子就在你手里,就在你面前。就是说这个标准很好找。下边又说。我婚配的那个姑娘,要把各种祭祀用品料理的清清楚楚。摆放的整整齐齐。就是说,这就是男子择偶的标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周代是一个礼法的社会,《礼记.中庸》,“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用在娶妻上也是一样。妻子能够做到笾豆有践,就说明她是一个懂礼之人,能够处理生活中各种礼仪问题。这里体现的是见微知著的思想。本诗两张,前者讲娶妻的前提,后者将娶妻的标准。所以我认为,本诗是当时人们对建立婚姻关系的一个经验总结。

    • 3 min
    我家的农具残破了,都没人修理—《破斧》讲解

    我家的农具残破了,都没人修理—《破斧》讲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57篇,破斧。我们先来通读全诗。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一章)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二章)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三章)全诗一共三张,仍然是重章叠句,我们先来看每一章的前两句。这里面出现了几件事物,斧,斨,锜,銶。斧,斨都是斧子类的农具。锜,銶,都是凿子类的农具。这些农具怎么了?破了,缺了。显然这里边用了倒装的形式,其实应该说我斧即破,我斨又缺。农具所以会残破,自然是长时间的无人修理所致。大家读诗,一定要不断的去补足诗中的意思。当你有了这个意识,你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作者是要强调他家的各种农具吗?不是,作者要强调的是,家中无人。那么人上哪儿去了呢?我们再来看每一章的三四句。三四局交代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周公东征。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时年13岁,周公就辅助成王理政。但是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就散布谣言,说周公要篡夺皇位,与纣王之子武庚纠合,联络一批殷商贵族,煽动东夷几个部落,联合起兵清君侧,史称三监之乱。周公力劝兄弟召公支持东征,在召公支持下,周公调动大军,率军东征。这次战争共历时三年。那么周公东征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当然知道他最终胜利了,但是本诗记载的更文艺。四国就是四方之国,天下各国。皇同惶恐的惶。吪就是被感化。遒就是稳定。面对周公东征,天下各国先是惶恐,然后被感化,最终趋于稳定。显然这是臆想出来的过程。一个亲历战争的人,很难跳出他所经历的九死一生,而做这样一种概括。所以我说这个很文艺,属于文学化的战争过程。在这里,作者间接的告诉我们,家里的人。原来是跟随周公东征了。上战场的是男人。在家里的当然是女子。我们再看每一章的最后两句。我人是什么意思呢?我在唐风羔裘一篇中已经强调过,我人是我的那个他的意思。是一种亲近人之间的称谓。将,嘉,休三个字都是好的意思。所以最后是女性作者的一种猜测:我可怜的丈夫,他还好吧。亦。含有一种猜测的语气。所以我认为,本诗是家中女子怀念从征丈夫之歌。前一首东山是从征的丈夫想念家中女子之歌。两者对比,我们更容易看出。不同作者。的不同关注点。

    • 7 min
    欺负人是没有最低限度的—《鸱鸮》讲解

    欺负人是没有最低限度的—《鸱鸮》讲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诗经的第155篇,鸱鸮。鸱鸮就是猫头鹰。我们先来通读全诗。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一章)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二章)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三章)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四章)读完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首鸟和鸟之间的对话,所谓的禽言诗。一个是欺负人的鸱鸮,一个是被鸱削欺负的小鸟。下面我们就来一章一章的解读。第1张,小鸟说。它说猫头鹰啊,你已经吃了我的孩子,不要再毁掉我的窝了。我殷勤的养育孩子。太不容易了。大家要知道,猫头鹰不仅吃田鼠,也吃一些小鸟。第2章。鸱鸮说。它说趁着天还没下雨,赶紧剥些桑树皮。把我的门窗修好。你们这些下民,还敢轻慢于我!下民,就是鸱鸮对小鸟的称谓。很多人不知道这章是猫头鹰说的,解释的五花八门。显得很不连贯。第三章第四章,是小鸟自己在慨叹。他先是一边修理猫头鹰的窝,一边慨叹。他说我在茅草上撸了很多白花,以至于我手发麻。我叼来很多茅草,以至于我嘴巴都磨破了。然而,我自己的我还没修。并排4个予,俩俩一组,第1组是前一句是结果,后一句是原因。第2组是前一句是原因,后一句是结果。他回到自己的窝里,又慨叹:我的羽毛和尾巴,干枯,毫无光泽。我的窝在高高的树杈上,在风雨中摇摇晃晃,我只能发出惊恐的叫声。透过作品我们能够看到,两只鸟的背后是两种人。如果诗中的鸟和社会上的人能够一一对应的话。那就表明,这个被欺侮的人,他的子女被霸占了,但他还得辛辛苦苦的给人家干活。这首诗清楚的表现了,当时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生活状况。

    • 6 min

Top Podcasts In Education

The Mel Robbins Podcast
Mel Robbins
The Jordan B. Peterson Podcast
Dr. Jordan B. Peterson
Mick Unplugged
Mick Hunt
Law of Attraction SECRETS
Natasha Graziano
TED Talks Daily
TED
The Rich Roll Podcast
Rich 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