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episodes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家好,这里是darling悦读。我是主播大玲。一个人的专业兴趣是无形的动力。生活虽然忙碌,但每个人总会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放在首位。可能与自身的工作经历有关,音乐演唱专业出身的我,多年奋战在舞台中央。偶然的机会,做起了主持人这项工作,并喜欢上了它。当然,双重身份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也充满挑战。我坚信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同时,我也相信,分享是一种美丽的心境。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分享美文,分享音乐,分享时光。”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名家经典|Darling悦‪读‬ Darling悦读

    • Society & Culture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家好,这里是darling悦读。我是主播大玲。一个人的专业兴趣是无形的动力。生活虽然忙碌,但每个人总会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放在首位。可能与自身的工作经历有关,音乐演唱专业出身的我,多年奋战在舞台中央。偶然的机会,做起了主持人这项工作,并喜欢上了它。当然,双重身份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也充满挑战。我坚信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同时,我也相信,分享是一种美丽的心境。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分享美文,分享音乐,分享时光。”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名家散文——支边格尔木(大漠)

    名家散文——支边格尔木(大漠)

    支边格尔木   大漠             
         1965年是四清运动刚刚结束,文革即将开始的一个特殊时期。这年8月,我初中毕业后中考落榜了。开始很难过,后来得知班上凡是出身不好的同学基本都落榜了,而一些出身好的、平时经常考不及格的同学竟然都被录取了。这才知道落榜和成绩无关,和政治有关。
        落榜之后只有两条路摆在面前:一是等待招工就业,可能遥遥无期;二是下乡,那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的路。就在这时,青海建设兵团来招兵了,这无异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条新路。特别是配合招兵放映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纪录片《军垦战歌》,看得大家心潮澎湃。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建设兵团、屯垦戍边这些充满诱惑的字眼,将好多年轻人的心撩拨得再也按捺不住。
         那个年代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所居住的城市,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坐过火车。对外面的世界,大家既懵懂又向往。而对荒凉、艰苦这些词汇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字面上,没有真正的理解,更不知个中的滋味,只知道艰苦和光荣是连在一起的。
         于是我毅然报名参加兵团。结果查体因为心律不齐,被刷了下来。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越千方百计地想得到。第二年春天,我又去报了名。这次负责查体的医生恰好是我家的邻居,他下班后去家里征求了我父母的意见,第二天在我的体检表上填写了“合格”二字。
         发下军装之后,我到中山路上的天真照相馆拍照留念(图一)。记得当时一英寸的照片是五角六分钱。照相师傅给我拍完之后,提出让我捧着一本《毛泽东选集》,说是要拍一张样片。我没有听懂样片是什么意思,只是听明白我不需要再交钱。师傅拍的时候很上心,发现我的脖子太细,军装的领子挂上风纪扣后还有不小的空间,便拿来一个卡子从脑后把军装领子揪起来卡住,拍了好几张才算完。之后我取回了那张一英寸的照片和底片。到了青海之后,家里来信说,天真照相馆临街的橱窗里摆着一张好大的我手捧《毛选》的照片。我走的时候是1966年的第三批,后面还有第四批,照相馆这是为了配合宣传。那个年代没有什么肖像权之类的概念,所以也无需征得当事人同意,家里还觉得挺光荣的。一年后,家人去照相馆花了两块钱,把那张大照片买回来了。(图二)
         4月15日,800名兵团战友满怀豪情地乘坐专列从青岛出发,一路上要给正常的列车让路,走走停停,三天后抵达西宁。休整两天期间,大家突然感觉上楼时有些气喘吁吁,连领导说这是高原反应。原来西宁海拔2300米,缺氧。之后我们换乘大客车,走了四天,抵达柴达木盆地的腹地格尔木。大客车还没有停下,透过车窗看见一个高耸入云的黄色风柱呼啸着迎面扑来,擦着车身过去,再一看车里每个人的头上身上全是一层黄尘。车外的路上有马车,上面坐着早我们半年来的军垦战士,军装已经褪色,脸上的皮肤晒得黢黑。我们知道面临的不是纪录片中的欢歌笑语,艰苦的考验开始了。
             一个月后,天热了。没有想到我们家乡只有夏季晚上才有的蚊子,这里大白天就铺天盖地地袭来。大家下地劳动要像养蜂人一样头戴防蚊帽,袖口裤腿都要扎紧,晚上睡觉要用床单把头蒙上。不少战友白天在地里做过测试,一巴掌拍在衣服上就能打死三四十只蚊子。加上强体力的劳动,出发时的热情才几个月就彻底浇灭了。但是我们往家里写信,都是只报喜不报忧。半年后家里来信说希望拍张照片寄回去,

    • 32 min
    名家散文——KISSING THE FIER (吻火)梁遇春

    名家散文——KISSING THE FIER (吻火)梁遇春

    作者简介

    梁遇春(1906-1932年)福建闽侯人。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毕业后,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次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文学活动始于大学期间,主要是写作散文并翻译西方文学作品。1926年始,陆续在《语丝》、《奔流》、《新月》、《骆驼草》《现代文学》等刊物上发表散文,其中大部分收在《春醪集》和《泪与笑》集中。26岁时,患急性猩红热,猝然离世。

    • 7 min
    名家散文——北京人速写(梁晓声)

    名家散文——北京人速写(梁晓声)

    ·作者简介

    梁晓声(1949年~)著名作家。出生在哈尔滨的一个工人家庭。1966年初中毕业。1968年赴北大荒插队。当过农工、小学教师及报道员。1974年被推荐上大学,得以进入复旦大学中文专业学习。1977年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次年调入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其创作以小说为主。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天若有情》,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其中多数作品被译成英、日、法、俄等多种语言出版。

    • 14 min
    名家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名家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读汪曾祺的散文,总像是在欣赏一幅清新淡雅的素描简约、流畅。没有华美的辞藻,如信手拈来,但又不泛泛而谈。言辞间有如一杯清茶,饮完后齿颊生香。《多年父子成兄弟》就是这样一篇散文,从头至尾写父亲,写人伦之情,文章荡漾着剪不断的温馨,令人回味作者的父亲是一个多才多艺、情感丰富的人。他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会摆弄各种乐器,养花、养蟋蟀,为亡妻做各式的冥衣……心灵手巧不一而足。儿子对于父亲的爱,溢于言表,却也正应了开篇之语“多年父子成兄弟”。父亲的好脾性,使得家里温馨,其乐融融。父子的沟通非常畅快。无论从学业、吸烟、恋爱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一个家庭长者所应有的慈爱、随和与宽容。

    • 12 min
    名家散文——小鸟,你飞向何方(赵丽宏)

    名家散文——小鸟,你飞向何方(赵丽宏)

    赵丽宏(1951年~)上海市崇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乡插队。做过教师、木匠、乡邮员等多种工作。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1982年大学毕业,在《萌芽》杂志社任职。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著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几十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其中,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

    • 17 min
    名家散文——幽默的叫卖声(夏丐尊)

    名家散文——幽默的叫卖声(夏丐尊)

    作者简介
    夏丐尊(186-1946年)原名铸,字勉旃,浙江上虞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早年留学日本。1908-1920年在两级师范和一师任通译助教、国文教员兼舍监。曾参与木瓜之役和“五四”新文化运动。1927年任开明书店总編,创办《中学生》杂志。1936年当选中国文艺家协会理事、主席。抗战爆发后,参与创办《救亡日报》;上海沦陷后,坚持“孤岛”文化斗争。著有《现代世界文学大纲》、《文章作法》及《平屋随笔》、《人间爱晚情》等。

    散文的取材历来广泛。街头巷陌、感情抒怀,无不可入文。大的篇章驾驭宏阔的思想内涵,小巧行文阐发个人感悟,可谓各有所长。然而,以小的题材抒写大的哲理,却更显示作者行文的实力与独具匠心。
    《幽》篇的艺术特色,正在于从生活的小事物中提炼深刻的世理,令人品读后犹然回味。

    • 6 min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The Interview
The New York Times
Inconceivable Truth
Wavland
Stuff You Should Know
iHeartPodcasts
Soul Boom
Rainn Wilson
Call It What It Is
iHeartPodcasts
This American Life
This American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