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episodes

由「哲學雞蛋糕」腦闆朱家安主持,每集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講師,討論有趣的命題。世界上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從各自豐富的人生經驗,在對話中激盪出火花。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好哲凳|藝術思辨坐著‪聊‬ 國家兩廳院

    • Society & Culture

由「哲學雞蛋糕」腦闆朱家安主持,每集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講師,討論有趣的命題。世界上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從各自豐富的人生經驗,在對話中激盪出火花。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身為翻譯,我容易嗎我?ft. 手語翻譯 蕭匡宇、口述影像 趙又慈、中英口譯 錢佳緯(下)

    身為翻譯,我容易嗎我?ft. 手語翻譯 蕭匡宇、口述影像 趙又慈、中英口譯 錢佳緯(下)

    上集談到了許多技術面,本集依舊是手語翻譯 蕭匡宇、口述影像專家 趙又慈以及中英口譯 錢佳緯,三位厲害的老師,要繼續來大聊他們多年的實戰經驗,顛覆你對翻譯的想像!

    本集菜單

    目標是讓我們擁有類似的體驗
    「諧音梗」超為難翻譯
    為什麼手語翻譯員不能戴口罩?
    遇到外文怎麼轉手語?
    口語影像一分鐘,前置作業一小時!
    先感知才有認知
    連「魔神仔」都能翻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30 min
    身為翻譯,我容易嗎我?ft. 手語翻譯 蕭匡宇、口述影像 趙又慈、中英口譯 錢佳緯(上)

    身為翻譯,我容易嗎我?ft. 手語翻譯 蕭匡宇、口述影像 趙又慈、中英口譯 錢佳緯(上)

    原來翻譯不只一種!口譯、手語翻譯、口述影像,這些都是為了讓視障和聽障朋友而存在。如果沒有了這些翻譯,他們可能就無法融入劇場!翻譯不僅是語言轉換,更是一種教學的過程。本集我們邀請了三位老師,來分享專業工作中值得注意的眉角以及有趣的地方!

    本集菜單

    翻譯才不是看(聽)見什麼說什麼!
    口譯通常是中立的,只有XX場合例外?
    語言其實模糊又破碎
    口述影像≠分享
    藉彈簧繩來體驗飛的感覺
    視障者最不滿意的服務?!
    我們都是幸運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40 min
    【好哲凳LIVE PODCAST特別場】聽眾QA ft. 沈伯洋

    【好哲凳LIVE PODCAST特別場】聽眾QA ft. 沈伯洋

    本集LIVE PODCAST特別場,匯集了聽眾問題,邀請到現任立委Puma沈伯洋和代班主持人劉文一起來回答!

    本集菜單

    國家2.0或3.0的可能性?
    國家作為家,流亡者的困境?
    資訊戰從個人邏輯開始保衛?
    解決貧富差距=解決民粹主義
    再多一點愛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24 min
    【好哲凳LIVE PODCAST特別場】國家是什麼?國家的邊界可以怎麼界定? ft. 沈伯洋

    【好哲凳LIVE PODCAST特別場】國家是什麼?國家的邊界可以怎麼界定? ft. 沈伯洋

    當問到國家是什麼,你會說人口、政權、領土?還是台派、華派、統派?從《這不是個大使館》這個作品延伸,本集LIVE PODCAST特別場,邀請到現任立委Puma沈伯洋以及中研院研究員劉文作為代班主持人,一起來與我們聊聊——國家,是什麼?

    本集菜單

    國家是什麼?
    珍奶世家後代反映臺灣身份認同
    中華民國vs.臺灣
    情緒建造國家!
    維持現狀不是一個選項?
    路名、司令台打造威權
    用First Story激發國族意識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48 min
    假如隔壁觀眾是條通媽媽桑?ft. 《華燈初上・沉浸式劇場》導演 吳定謙

    假如隔壁觀眾是條通媽媽桑?ft. 《華燈初上・沉浸式劇場》導演 吳定謙

    沉浸式劇場不再是看一齣逼真的戲,而是穿越時空親臨現場!正統劇場出身的沉浸式導演吳定謙,這集聊了製作面的眉眉角角以及他做為觀眾的震撼體驗,還小爆料了一下自己最害怕被問的問題?


    本集菜單

    怎樣算沉浸式?
    沉浸式劇場vs.電玩
    AR擴增實境養大觀眾胃口?
    劇場蓋牆,沉浸式就是在蓋房!
    讓觀眾不出戲的神操作
    故事的主動選擇將反映真實人生(像心理測驗?)
    成為白紙去看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40 min
    犯罪也有歧視嗎?「社會性死亡」是唯一理想結局嗎?

    犯罪也有歧視嗎?「社會性死亡」是唯一理想結局嗎?

    2023年5月份,臺灣掀起#Mee Too浪潮
    許多受害者選擇勇敢站出來,加害者被檢視、譴責
    有人認為是社會進步了,終於撕開遮羞布
    有人卻說女權主義太高漲,讓人感到焦慮

    在#Mee Too之後
    受害者的正義得以伸張、加害者「社會性死亡」
    這會是最理想的結局嗎?或是有更多可能性?

    本集節目邀訪轉型正義和創傷議題專家彭仁郁老師,
    用專業角度剖析「性犯罪」跟其他類型的侵害有何不同。
    也個別討論在性暴力事件中,
    加害者和受害者面臨什麼樣的刻板印象和社會的制約,
    他們真正需求和心聲又是什麼,社會能怎麼幫助他們?

    1:22「性犯罪」有什麼特別的?什麼是「心理上的身體」破洞了?
    2:53談70年代「鄧如雯案例」,當時社會傾向把性侵受害人嫁給加害人
    4:45傳統認為男性的性慾本來就「無法控制」,把「侵害」包裝成「浪漫」
    8:35「完美的」加害者、受害者應該長什麼樣子?
    14:09教導孩子要「小心陌生人」!但很多案件都是「熟識性侵」
    17:28當司法無法發揮功能,受害者藉由#Mee Too浪潮講出秘密和委屈
    20:17當#Mee Too受害者現身,會冒什麼樣的風險?
    26:44關於性暴力,還有哪些思考上的灰色地帶?
    30:17#Mee Too事件有結局嗎?社會要怎麼繼續跟加害人相處?
    34:54加害者認罪對受害者來說是種修復,希望能得到一個說法
    38:39「社會性死亡」帶來什麼副作用?
    39:34把性暴力加害者看成「禽獸」,彷彿他們不需要負擔「人類的責任」

    本集來賓|
    中研院民族所 彭仁郁老師

    本集節目由兩廳院製播,雙週更新。
    使用音樂|
    River Meditation music by audionautix.com
    Serenit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45 min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Stuff You Should Know
iHeartPodcasts
Shawn Ryan Show
Shawn Ryan | Cumulus Podcast Network
This American Life
This American Life
The Ezra Klein Show
New York Times Opinion
Animal
The New York Times
Freakonomics Radio
Freakonomics Radio + Stitcher

You Might Also Like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報導者 The Reporter
違章女生lalaLand
李屏瑤
知識好好玩
鏡好聽
迷誠品
誠品 eslite
法客電台 BY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Radio
法律白話文運動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 by致昕
劉致昕 & 午營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