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 episodes

從佛法獲得快樂

pabongka 定覺法師

    • Religion & Spirituality

從佛法獲得快樂

    有關《尊勝咒》的幾個功德利益

    有關《尊勝咒》的幾個功德利益

    有關《尊勝咒》的幾個功德利益

    • 4 min
    《水論》 006

    《水論》 006

    《水論》 006


    第六頌:

    「具備正理智,吸取他才識,草原潔淨水,潺潺取花朵。」

    「正」是正直、「理」是道理、「智」是智慧,具備懂得分别善惡好壞的能力。

    這樣的一個正直且聰明的人,就具有智慧去學習別人的優點。相反,假如別人明明具有許多的才德,而我因為不喜歡那個人,那麼我就不會認為那是好的才華、好的能力,不喜歡這些才德、才華,也就不會去模仿、學習,這也就正正表示我們的內心不正直。

    所以,首先要內心正直,內心安住在正直上面,其次要明白道理、具有分辨好壞善惡之聰明能力,這樣一個人,他一定會學習、吸取別人的才華。

    前兩句是貢唐大師的主張,後兩句就用一個比喻:

    「草原潔淨水,潺潺取花朵」

    例如在草原中間有一條小小河流緩慢地流動,發出潺潺的水聲。由於河水會通過它四周的花朵,把左右的花朵滋潤。大家都曾去過草原,草原上的小河流動的情形應該都瞭解。河流發出潺潺流水聲,而且河水流過的地方,其左右兩邊的小花小草就容易生長。

    貢唐大師以此為喻,前面所說「具備正理智,吸取他才識」,也可說是聽法者所應具備的條件,亦即適當的器皿是什麼?、適當的調伏眾所應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若以此方式解釋也是適當的。就是內心要安住在正直之中,聽道理,好好地保持善惡取捨的分辨,必須具有此種的能力。

    不僅講說必須具備這些條件,聽法者本身也要具備正直的內心,條件齊備的人,他必定注重別人所擁有的能力、才華,並且會去努力學習。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他的功德、才華會不斷地進步、增長。

    所以,即使是非常精通佛法的修行人,他們對於別人的才華也非常重視、欣賞,認為這個才華不錯,便會努力學習,因此,他的進步會很快,不須要很久就會成就佛果。這個在《薩迦格言》裡也有談到。

    《薩迦格言》也是一部眾所周知、非常有名的格言,裡面也談到類似的內容。除此之外,還有一部格言名為《甘丹格言》,這本書的特色是每一個格言都配合一個故事。

    • 5 min
    止觀禪修 十二緣起 (四十二)

    止觀禪修 十二緣起 (四十二)

    十二緣起 (四十二)

    愛緣起支

    定覺法師

    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
    更互為果性, 亦常為因性。

    說到最初「潤澤」,就是指與⾃同⼀重緣起所攝的能引業的「習氣」,最初潤澤就說明是「愛緣起⽀」,然後一直發展成是強⽽有⼒,決定有下一生,出⽣後有的這種情況。所以,

    最初去潤澤業習氣的就是在⼗⼆緣起第八⽀愛⽀。它是如何去潤澤業習氣呢︖就是藉由去耽著與⾃非同⼀重緣起所攝的三受隨⼀,藉由這樣來潤澤業習氣。

    ⼀般來說貪欲與愛同義。而愛緣起⽀可以分為欲愛、怖畏愛以及後有愛這三種。

    欲愛就是欲求能夠獲得快樂之貪欲;怖畏愛是欲求能夠遠離苦之貪欲;後有愛是貪著異熟蘊之貪欲。

    這裡說的「貪著異熟蘊」所指的是來世「異熟蘊」。因為是來世的異熟蘊,所以,可以肯定是「後有」,對於貪著「後有」的貪欲。

    在三世的十二因緣中,以「諸法互為因果」,來說明一切法的緣起。這所說的「緣起」是極為微細甚深,不但微細到世間粗心不能了達,而它的甚深,凡夫淺慧也不能窮究。

    而愛緣起支中的緣起,構成了有多種不同的意思,但歸納起來有兩種:自性分別緣起、愛非愛分別緣起。


    (1)自性分別緣起:這裡的「自性」是指諸有法的自體,如你、我、他。

    而「因位識」為你、我、他一生又一生的因緣性,彷如種子一樣。而因位識中,有各各不同的諸法,所以有各各不同的因性存在,因此亦有種種不一樣的「諸法生起」。

    假如說世間唯有一法一種子為因,那就無法說明這現實種種有法的差別的現象。無始以來,在我們的相續中就受著種種諸法的熏習,所以能為種種有法自性能現起的緣起 。而愛緣起支有「能緣性」,所緣種種法,一旦執持,便能「分別」熏習諸法,於是就能起現各各不同的你、我、他有情。

    所以,一切人、事、物會有這樣的現象,從十二緣起支,就可以探研出他們是以「分別」而顯現出差別的現象。

    再講一次,自性分別是指諸法各各差別的自體。這各各的差別自體,是由於因位識被愛緣起支熏習,而構強而有力的集氣。因位識有非常多,所以未來能分別顯現出諸法自性的種種。

    (2)愛非愛分別緣起:

    在果位識時,我們會隨著強而有力的集氣而入胎,亦即是所謂的「自體」,也就是名色所構成的色心二法。這名色緣起支所生起的自體也稱為「具心者」,「具心者」在善趣、惡趣之中,可以分為「愛」和「非愛」。可愛的,就是由善業所感得的善趣自體;而不可愛的,就是由惡業所感得的惡趣自體。

    能夠分別說明這種種差別自體的原因,就是十二支緣起中的「愛緣起支」。

    所以,因為有愛緣起支而構成的種種業感差別,所以便有三界六道四生等有情,他們亦具有種種差別而各各自體不同。唯識學派把這種「自性分別緣起」及「愛非愛分別緣起」合稱為「賴耶緣起」,又把整個十二支緣起稱為「業感緣起」。

    但中觀宗則認為,他們口中的這二種緣起,實際上都只是建立在相續識之上。用唯識宗的說法,就是一切法皆依賴耶而起,而就在這阿賴耶上建立二種緣起的差別。雖有二種緣起,但它們是統一而不是對立的。

    所以,一切根身器界的構成,可以分兩類:一是差別不同的「自性」, 另一是能夠令質料成為「自體」的組合力量。

    就好像將軍與士兵之間,缺少了任何一方都難以成為軍隊。眾生也是這樣,「因位識」與「愛緣起支」缺一不可,「因位識」就是名言熏習,「愛緣起支」就是能構成有緣起支的熏習力量,亦

    • 1 hr 27 min
    《水論》 005

    《水論》 005

    《水論》 005

    第五頌:

    「小溪無能涉,大海豈能渡,良規不能知,法性焉能悟。」

    第五頌是第四頌是聽聞兩個規矩的開展,在兩個規矩當中,先講世間的規矩,之後才宣說出世間法的規矩。那為何要把世俗規矩的內容放在前面講,其原因即是第五頌的內容:

    「小溪無能涉,大海豈能渡,良規不能知,法性焉能悟。」

    若連一個小小的溪流都不能游過去,那麼,他怎能游過大海呢?能過渡大海便更加不可能。

    同樣地,如果連世俗之中高雅的行為也都做不到,在這種情況下,說要修佛法、出離三界六度痛苦,乃至要成佛,那當然是不可能。

    「法性」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甚深微妙。連世俗高雅的行為都辦不到,這樣愚昧無知之人,卻說要修持佛法,我要證悟空性,乃至甚深微妙的諸法實相,又那有可能呢?

    所以,貢唐大師這首偈的意思是說,首先應該把世俗之中高雅的、大家讚嘆的高雅行為先學好,之後再進行佛法的修持。

    假設連世間之中高雅、優秀的行為都做不好,而要說我要禪修佛法,獲得證悟,那是不可能的。

    大怙主龍樹菩薩曾開示過:「人間高雅的行為這點都做不到的話,那麼正法方面辛苦勞累的修持就不用講,更加做不到。假設把世俗之中高雅良好的行為做好的話,那麼佛法方面的修持就不會太困難。」

    太虛大師曾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所以修行無非在淨化自己的人格,提昇人格品質而已。同樣道理,提婆菩薩也曾開示過:「世間規矩好的部分應當要好好地學習,之後才能夠把佛法的禪修做得好。」

    即是說,對於一個行者而言,應先把世俗之中好的規矩先了解、辦妥,把這部分做好的話,才有辦法把禪修做好。


    因此,對於一個佛法的修行人而言,已學習了佛法,且已做禪修,可是學習與禪修到底做得好或不好,如何知道呢?

    所以經常開示:「聞兆寂靜調伏,修兆煩惱減淡。」

    聽聞的徵兆是寂靜調伏。一個人聽聞了佛法,是否掌握到關鍵,有沒有契入要點,?假設契入關鍵要點的話,他應該是身心寂靜調伏。

    因為,假設聽聞且學習了,卻沒有發生寂
    靜調伏,傲慢之心等等都沒有調伏,憤怒、貪婪、嫉妒之心也沒有減少,就表示未掌握到關鍵,否則,這些煩惱心應該會逐漸減少。

    假設已做了禪修,可是煩惱愈來愈嚴重,或者沒有減退,就表示沒有掌握到聞法關鍵重點;假設他掌握聞法的關鍵、重點,那煩惱便應該逐漸減少才對。

    所以,此偈頌所講的,意思是就針對我們世俗人而言,如果連世間上高尚優雅的行為都沒有做到,出世間的佛法修持則沒辦法做到,所以首先有必要先把世俗的高雅規矩先學好。

    • 6 min
    俱舍論379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9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79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學異生亦六 練根非見道
    應知退有三 已未得受用
    佛唯有最後 利中後鈍三


    之前所說阿羅漢的六個種姓,皆是從是從異生、有學階段而來的。因為異生、有學有六個種姓,所以他們成就阿羅漢的時候,也有這六個種姓。

    「練根非見道」

    在見道的時候沒有練根。因為見道的時候非常速疾,見道的時候跟法輪一樣的,前十五剎那與後一剎那,中間一個插針的機會都沒有,所以無法起練根加行。練根要用功加行,但見道的時候,中間一剎那也沒機會停,插也插不進去。沒有加行怎麼練根呢?所以見道的時候沒有練根的。

    「應知退有三」

    有三種退:

    一是已得退,已經得到失掉,這是真的退。

    二是未得退,沒有得到那些功德也叫退,這不是真的退。

    三是受用退,這個功德現前的時候,其他功德隱在裡邊,這叫受用退。功德的功能沒有顯出來。受用退佛也有。

    「利中後鈍三」

    利根阿羅漢,有中後兩種退,即未得退與受用退。還沒有得到的,叫未得退。證到沒有拿出來用,叫受用退。

    鈍根的這三種退都有。這三種退,經上說現法樂住的退不是真的退,是受用退。所以如果沒有世親菩薩的解釋,自己就會搞不懂。

    阿難尊者,受佛的囑咐要住在娑婆世界度眾生。他一百二十歲的時候,有一次在一條河邊,看見一個小沙彌在念「人生一百年,不聞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見聞之」。

    阿難一聽知道這個沙彌背錯了。於是教他,「人生一百年,不聞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見聞之」,只要一剎那能夠聽到生滅法,比一百年虛度要好得多,要超勝。這個沙彌也就照著背了。結果過了幾天,尊者再看見那個小沙彌,他還是按他原來錯誤的念。阿難尊者奇怪問他原因,原來小沙彌的師父認為尊者一百二十歲了,記錯了,讓小沙彌不要改。這樣,阿難尊者很嘆惜,他是多聞第一,沒有記錯,一切經都是他背下的。那個小沙彌的師父不學無聞搞錯,還要怪阿難錯,這樣阿難尊者就入涅槃,因為不起作用了。

    聽不懂經是自己智慧不夠。怎麼辦呢?不學,哪有那麼大的智慧呢?

    問題要學才能解決,那些不要學的人,眼睛閉起來就修,非常可惜。認為學法沒有用,心地開了之後才是真的證到。但心地不學法怎麼開呢?學法就是開心地呀!戒定慧,聞思修,暖、頂、忍、世第一見道,無漏法就來了。但如果前面都不要,空中樓閣怎麼來呢?


    剛剛提到退有三種:

    一、已得退,謂退已得殊勝功德,殊勝功德得到之后,碰上不好的緣失掉了,這是真的退,這種案例經上有很多。

    二、未得退,約未得殊勝功德,即名為退,功德沒有得到也叫退,還沒有得到。

    三,受用退,謂已得功德,於受用時,不現在前,名為退也。所以是功德沒有失掉,但是現前沒有去用,這是受用退。

    「佛唯有最後」,佛也有受用退。佛德是萬德具備,也不可能在一剎那裡邊,什麼功德都顯出來,那些沒有顯的就是受用退。所以,有部說佛也有受用退。佛尚且還有退,不動阿羅漢當然還是有的。

    「利中後」,利根的阿羅漢,有中後兩種退。中退是未得退,未得到的功德也叫退。后退,受用退。因為利根已經得到的不會退,沒有第一個退。

    「鈍三」,鈍根的阿羅漢,退法、思法、護法等等,這五種根性已得退,未得退,受用退三種都有。

    經裡邊說不動法的阿羅漢,「所證四種增上心所、現法樂住,隨一有退」,這個現法樂住指四根本靜慮,四個根本靜慮有的時候不現在前,受用

    • 51 min
    《水論》 004

    《水論》 004

    《水論》 004

    第三頌就是鼓勵聽聞,鼓勵具有智慧的人好好地聽聞。

    「染香潔淨水,供養或洗滌,灑水皆良妙,格言遍莊嚴。」


    「染香潔淨水」把潔淨的水加上了紅花、檀香等,就成為可當作為供養三寶的香水、如八供中的頭兩杯供水,我們一般都會加上紅花。加上紅花的淨水亦當作灑淨的水。不管用在任何方面都非常地好。

    同樣道理,現在貢唐大師要講的「格言」,不管誰來聽都很適合。不管只是為了暫時的安樂,或為了究竟的安樂,只要有這樣的追求者,都可以來聽聞、學習。

    正如加了紅花等做成的香水,這種淨水用途非常廣泛,可當作供養水、濯足水、灑淨水…,應用在任何方面都非常地好。與此比喻一樣,在兩個規矩方面: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講解,這個論典本身的運用亦非常廣泛,只要是追求世間的安樂、出世間的安樂,任何人士來聽聞都非常好。

    第四頌:

    「二規知取捨,成辦久暫事,如同善思察,舵手之入海。」

    這本書的內容是兩個規矩,即世間法的善惡取捨應該怎樣做,與及出世間法的善惡取捨應該怎樣做。如果能瞭解兩個規矩如何取捨,便會有「成辦久暫事」的好處。

    也就是於輪迴之中的世俗事能夠達成,解脫方面的究竟之事也能成辦。依靠著貢唐大師的教導,知道好壞取捨,世、出世間之事也能成辦。

    例如「舵手入海」,這裏舵手的意思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船長,他非常精通於海上航行,應該走什麼地方,哪裡會發生危險等等,他非常擅巧、謹慎地觀察分析, 當我們倚靠這樣的一位船長入海,他會很順利地帶領我們到目的地,不會發生危險或障礙。


    因為古代沒有雷達探測儀器等,當時若要穿過大海到某地,便要找一個非常有經驗的船長,能夠觀察分析大海中哪個地方有危險,何處的風浪較大,哪裡有礁石、急流等。在大海中,大家的生命都完全在船長手上,所以船長是否專精非常重要。假如有一位非常有經驗的船長,那麼,我們想要到什麼目的地都很順利,並沒有危險。

    同樣的,若能通達了解世俗與解脫兩方面的善惡取捨,那麼不管是世間事我所希求的目
    標,或出世間事我所希求的目標,都比較容易成辦。

    • 5 min

Top Podcasts In Religion & Spirituality

The Bible in a Year (with Fr. Mike Schmitz)
Ascension
In These Times with Rabbi Ammi Hirsch
Stephen Wise Free Synagogue
The Bible Recap
Tara-Leigh Cobble
Girls Gone Bible
Girls Gone Bible
BibleProject
BibleProject Podcast
WHOA That's Good Podcast
Sadie Robertson Huff

You Might Also Like